9月17日,京东拍卖平台上的一辆奔驰GL350吸引了众人的目光。这辆美规小型越野客车以1元起拍,最终却因未达保密底价而流拍,成交价定格在4.2001万元。与常见的法院拍卖不同,这是一次商业拍卖,由车主委托拍卖机构进行。竞拍成功者除了支付车款,还需额外承担技术服务费和佣金,其模式更接近普通二手车交易。现任车主在2023年6月通过法拍购得此车并上牌,使用不足三个月便决定再次转手 。
这辆奔驰GL350的外观看起来相当新颖,但实则是一辆老车。车辆出厂日期为2013年7月,2014年4月首次登记,至今已使用超过11年,行驶里程达17.07万公里。仔细了解其历史,会发现这辆车经历了不少坎坷。2018年,它曾涉及一次较大事故,维修费用高达50.2万元。
现任车主购车后,对前保险杠、叶子板、车门等部位进行了喷漆,并更换了空气悬挂包和空调压缩机,这些维修让车辆外观保持了较好的状态。然而,车辆在2024年又发生了一次事故,涉及三者险的车损约3000元。截至目前,该车总共记录了7次交通事故。值得一提的是,这辆车虽然本质上是GL350,但车标却被改为更高级的GLS 450,这种改动通常是为了让车辆看起来更高端 。
此次拍卖设置了1万元的保证金,起拍价仅为1元,但拍卖方并未公开保留底价。这意味着即使竞拍者出价最高,如果未达到卖方的心理底线,交易仍不会达成。共有5人报名参与竞拍,但过程并不激烈,仅经过6次加价,价格便停留在了4.2001万元。由于未达到保留底价,拍卖最终流拍。这种不公开底价的做法在拍卖中并不常见,它让竞拍者难以判断卖方的心理预期,可能抑制了进一步的出价意愿 。
商业拍卖与法院拍卖存在显著差异,法院拍卖的主体是法院,具有强制性和权威性,遵循严格的法律程序,拍卖标的通常是被执行人的财产 。而商业拍卖则是一种市场行为,由拍卖公司或机构主导,拍卖方与委托方、竞买人之间是平等的民事关系,流程相对灵活 。商业拍卖的标的物产权一般清晰,可以正常过户,但交易风险并不低。委托方通常会设定一个心理底价,如果竞拍价格未达到该底价,卖方可能会毁约 。
商业拍卖中,低价起拍常被用作吸引眼球的手段。拍卖公司利用“1元起拍”这样的噱头来吸引大量围观和参与,但真正能以起拍价成交的情况极为罕见 。一旦真的出现低价成交,卖方可能会以价格不符合委托方心理预期为由拒绝履行交易。例如,2023年10月,长沙的张先生在阿里拍卖平台以1.08元拍下一辆评估价为12.5万元的进口奔驰车,但拍卖公司随后毁约,仅愿意支付成交价5%的违约金,即5分钱(但平台规定最低赔偿为300元) 。这种毁约行为引发了关于拍卖诚信和契约精神的广泛讨论。
对于竞拍者而言,商业拍卖的风险不容小觑。车辆的实际车况可能与描述不符,存在事故记录、里程表被修改等隐患 。竞拍者可能需要承担维修成本、处理违章和年检事宜,甚至面临车辆无法过户的风险 。此外,在商业拍卖中,低价“捡漏”的成功率通常很低,因为委托方往往设置了较高的心理底价 。
即使竞拍成功,后续也可能遇到问题。有消费者在法拍中以7.1万元拍得一辆奔驰车后,发现车辆里程表被修改,实际里程比表显多了5万公里 。还有案例显示,某人花费11.71万元通过法拍购得一辆奔驰车,后来却发现车辆早已达到报废标准,无法正常过户和使用 。这些案例提醒消费者,无论是法拍还是商拍,都需要对车辆的历史和现状有清晰的了解。
商业拍卖为资产处置提供了一种方式,但其运作机制和潜在风险需要竞拍者仔细权衡。竞拍者应当谨慎评估车辆状况,了解拍卖规则,并明确潜在的成本和风险 。
股票配资门户论坛.股票配资什么意思.配资实盘正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